球速体育- 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落地 全链条自律体系护航市场稳健发展
2025-11-10球速体育,球速体育官方网站,球速体育APP下载
中期协相关负责人阐述规则总体原则:“《做市规则》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旨在引导期货做市机构以提高市场定价效率、促进交易达成为目的,以服务市场功能发挥为导向,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构建覆盖做市业务全链条的管理体系,突出重要环节和事项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监管协同。参考交易所做市商管理相关要求,从强化期货做市机构风控合规的角度提出自律要求。协会在证监会指导下,加强与派出机构、交易所等各方协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做市业务合规稳健发展。二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系统梳理做市业务交易、风控、内控等环节管理,强化全流程风险防范,包括事前对品种与策略的评估,事中对风险限额的监测监控,以及事后对风险异常情况的处理等。三是提升合规管理水平。从做市展业条件、对市场影响以及不当获利等方面,明确业务行为底线要求,禁止业务外包、扰乱市场以及开展违法违规活动等。”
中期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则主要内容时表示,《做市规则》共六章三十五条,分为总则、交易管理、风险管理、内控管理、自律管理、附则,涵盖做市业务前中后台,贯穿做市业务全过程。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明确展业前提和业务范围。期货做市机构在取得交易所认可并签订做市相关协议后,才能开展指定品种的做市业务。二是细化交易环节管理要求。期货做市机构需要重点加强做市账户、品种与策略评估、报价、对冲、系统、应急等环节的管理,严守业务底线,不得利用做市业务扰乱市场或开展违法违规活动等。三是建立健全风控内控机制。期货做市机构需要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设立风险限额管控,加强资金与持仓监控,做好风险应急处理安排;在内控管理方面,期货做市机构应当完善做市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业务决策授权管理,确保业务独立和有效隔离,设置专门部门与人员,加强人员廉洁从业建设。四是强化自律管理职责。协会从收取业务信息、加强监管协同、开展自律检查等方面,加大对期货做市机构做市业务的自律管理,提高行业做市业务合规化水平。
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则》对风险管理子公司的直接影响与挑战:首先是核心影响即合规门槛提升与业务重构。《规则》将做市机构纳入自律管理体系,最直接的影响是明确了展业前提——必须取得期货交易所认可并签订协议。这意味着此前部分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备案‘打擦边球’的模式将被终结,行业将进入‘牌照化’竞争阶段。其次是风险子公司业务范围将收缩,做市业务需在指定品种、特定交易所范围内开展业务;第三是合规成本将上升,因为《规则》覆盖业务全链条,从账户管理、策略评估到系统应急均需建立标准化流程,中小机构可能因资源不足而退出市场。第四,未来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公司凭借成熟的系统和团队,将获得更多交易所合作机会,行业格局可能向‘强者恒强’演变。”
王骏指出内部制度完善关键点,《规则》将对内部制度完善起到关键指导作用。第一,要求账户与交易独立性。《规则》要求做市账户专用,禁止与其他业务混用;机构需建立独立的资金池和交易系统,避免利益输送。第二,对策略全流程管控:从策略设计、测试到上线后的实时监控,需形成闭环管理。比如,需评估策略是否可能引发市场操纵,避免‘幌骗交易’等违规行为。第三,加快应急机制建设,每年至少一次应急演练,覆盖系统故障、网络中断等场景,确保极端情况下仍能维持报价连续性。
王骏强调人员岗位设置时表示:“《规则》针对人员岗位设置的专业化提出要求。首先,进行岗位分离与制衡,交易岗与风控岗不得兼任,支持部门(如技术、合规)需设立专门岗位。这意味着机构需增设独立风控团队,打破此前‘一人多岗’的模式。其次,建立薪酬激励约束,需建立与风险挂钩的薪酬体系,避免因过度追求价差收益而忽视合规风险。例如,可将部分绩效与长期风险指标(如压力测试结果)绑定。第三,加强廉洁从业管理,需加强人员道德培训,防范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例如定期开展合规考试和背景调查。”
同时,王骏还向记者解析了规则衔接难点。他表示:“《规则》与交易所规则的衔接难点:第一,差异化规则适配难点,不同交易所对做市商的报价指标(如买卖价差、报价响应时间)要求可能存在差异,机构需建立多套适配机制。例如,郑商所对PTA期货的报价要求可能与上期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不同。第二,数据报送同步难点,需同时满足中期协与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要求,避免数据冲突。例如,持仓限额需在协会备案的同时向交易所实时报备。第三,跨市场风险隔离难点,若机构同时参与期货和证券交易所的做市业务,需确保不同市场的策略、资金和人员严格隔离,防止风险传导。”
华闻期货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回复记者采访时指出,《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出台,对于期货做市业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货做市业务有了统一的规范性管理制度来指导日常业务开展;二是《规则》要求提升合规管理水平,这对于已经有完备的内控制度和操作指引的期货公司而言,影响不大,对于制度不完善的期货公司可能面临较强的监管压力,需要补足制度的不足;三是《规则》要求增强做市业务的风险防范,强化全流程风险防范,还通过明确做市业务与其他业务有效隔离,防止做市业务风险传导;四是《规则》明确了期货做市业务的目的是提高市场定价效率、促进交易达成,引导做市业务服务市场功能发挥,避免为了过度追求交易收益而出现背离这个初衷,出现扰乱市场、内幕交易等问题。
王骏指出:“风险管理要求的操作难点:第一是实际操作中压力测试的技术瓶颈,包括场景覆盖不足,需模拟多种极端情况(如政策突变、系统瘫痪),但历史数据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未来风险;以及数据整合困难,跨品种、跨市场的头寸数据分散,需投入大量资源搭建统一的风险监测平台。第二是异常交易监控的实时性要求,如系统响应速度,需在微秒级完成交易数据抓取和分析,现有系统可能无法满足高频交易场景;以及误报率控制,需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模型,避免将正常策略调整误判为异常交易。第三,风险限额的动态调整问题,参数设定主观性,亏损限额的高低需综合考虑市场流动性、资金成本等因素,缺乏统一标准可能导致过度保守或冒险。第四,跨部门协作障碍问题,交易、风控、财务部门需实时共享信息,但内部数据孤岛可能影响决策效率。”
在精细化风控要求方面,程小勇指出期货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有几个:一是每家期货公司做市业务的模型不太一样,且经历的极端行情不一样,很难做到统一的标准;二是在资金规模、敞口限额、亏损限额指标方面,每家期货公司的资金实力、团队能力等也不一样,需要适当的差异化。三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做市业务的发展推进,做市业务会遇到新的问题,风控指标更新迭代也需要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四是风控要求的提升,很大可能增加期货公司的投入,这一点可能会有一定的制约性。
《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构建全链条自律管理体系,强化做市业务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规则实施提升做市机构专业化水平,增强市场流动性供给与定价效率。做市业务规范化驱动行业格局优化,技术投入与人才竞争成为核心壁垒。随着做市业务成熟度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将进一步深化,风险管理与价格发现机制更趋完善。规则落地标志期货市场自律管理进入新阶段,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对于未来期货市场发展情况,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