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十五五”战略机遇 推动上海国际金融球速体育- 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中心能级跃升
2025-09-28球速体育,球速体育官方网站,球速体育APP下载
“十五五”期间,上海将同时面对三个层面的金融中心竞争:来自纽约、伦敦等成熟金融中心的国际战略竞争;来自新兴金融中心的区域功能竞争;来自国内金融中心的地域定位竞争。从全球来看,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和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均显示纽约和伦敦的全球金融地位稳固,在全球资本聚集和资产定价等领域具备较强影响力。从区域来看,一些新兴金融中心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且在不同领域形成差异和互补,与上海形成区域功能竞争态势。从国内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面临“北京—上海—深圳”三个金融中心的协同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根据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明确定位和提升能级。
第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仍有待增强。科技金融体系尚待健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资金资本体系仍有待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存在仍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发展不充分、难以服务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中小微企业的绿色金融支持仍然缺乏等问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既对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以及成为国内国际战略循环节点的功能形成挑战,也将对风险管理功能的深化及保持金融稳定运行构成严峻挑战。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以人民币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为重点,持续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相继推出“沪港通”、“沪伦通”和黄金国际板,推动上海保险交易所跨境再人民币业务,有序推进与境外期货价格高度相关的商品品种国际化进程,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交易,人民币金融产品全球定价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人民币跨境支付与结算范围不断扩大。“十五五”时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并在结算、离岸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交易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第二,服务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提升。上海持续支持市内金融机构,针对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具体特点,在结算、汇率避险、融资支持、保障、综合服务等方面,优化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上海市各部门及金融机构聚焦新兴产业、绿色转型、出口新优势等重点领域,不断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随着我国自主开放步伐加快,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有序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进一步扩大,跨境金融与对外贸易相融合的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加速提效。自《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发布以来,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承载推进国际再保险功能的临港新片区跑出了“临港速度”。当下,一个要素丰富、业务集中、交易活跃的再保险生态圈已初步显现。“十五五”期间,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保险市场持续深化发展,国内保险需求有望大增,国际保险机构的关注和入驻,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期间,上海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渐进式创新视角看,“十五五”期间是金融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期和技术的落地应用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颠覆性技术迭代演进,不断重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金融投资等,、跨境支付、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金融服务不断向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从颠覆式创新视角看,未来能够满足数字资产交易特性的数字货币和金融市场将迎来机遇。因此,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资产规模等将构成未来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集聚的“硬实力”,对数字资产交易的行业话语权、市场定价权决定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软实力”,构建上述“新实力”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数字时代“弯道超车”的良机。
“十四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不断完善,有力支持其他“四个中心”建设。大宗商品领域的“上海价格”为国际贸易提供定价基准;作为海事保险最重要的集聚地,助力我国海事货运保险份额上升至全球首位。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出台《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科创板开市6年来,支持近600家企业上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撑。
自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加速。目前,长三角地区金融要素完备、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人才集聚、金融科技产业链齐全,已成为区域金融高地。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和产业链协同的日益紧密,企业跨区域发展成为常态,对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的一体化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应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建立更加高效的区域金融市场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市场信息共享、产品互认和风险共担,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应通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畅通资金资本资产高质量循环,提升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国内国际资金资本资产配置质效。同时,强化投融资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形成创新资本,构筑服务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健全绿色和社会责任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可持续资本,构建服务发展方式转型的可持续金融服务体系。此外,加快发展数字金融体系,推动形成可靠性资本,有效进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这些措施将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强化投资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资产定价、全球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的深化。